阅读历史 |

381:搬家了(1 / 2)

加入书签

杨冬梅跳下来一把拉住她,“姐,我来了。”

杨春燕看着青春靓丽的小妹,笑的眼压不见眼,“不是说元旦节才放假的么,你怎么来了?”

杨冬梅嗔怪的看着她,“不欢迎我啊?”

杨春燕拉着她的手一迭连声道:“欢迎、欢迎!”

杨大嫂和杨母也抱着孩子下了拖拉机,“远远的就看到你家那几栋新房了,看着就敞亮。”

杨为国和杨父冲几人说:“我们先把东西拉过去,你们后头慢慢来。”

“嗯嗯!”几人等拖拉机开走了才一起往新房走。

到了小树林,杨春燕指了一下,“最后一间就是二春家的宅基地,已经平整出来了,等砖瓦烧好就开始动工。”

杨母看着眼前的三合土路,“这条路就是你们铺的啊?”

杨春燕点头,“嗯!爷爷带着大家铺的,怀安拉着碾子碾了三天昨天才停下的。”

杨大嫂:“不错,花点功夫也值得。”

杨冬梅:“嗯!干干净净的和街面上没啥两样。”

说话间就到了杨春燕家院外,看到周怀安和周一丁几个在车斗上抬杨家拉来的碗柜,两麻袋谷子,桌椅还有锅灶上用的东西。

周一丁和周怀安抬着碗柜往灶房走,“老幺你丈母娘可真客气,啥都准备好了。”

周怀安笑嘻嘻的说:“我这么好的女婿,哪个不喜欢。”

周一丁撇嘴,“厚脸皮。”

杨母看过新房后乐得嘴都合不拢了,“好好,这么好的房子,以后都不用愁了。”

杨大嫂四处看了看,“走进院子看着更好了。”她扭头看着杨母,“我们明年也把房子照春燕家的样子修。”

杨母爽快的点头,“好,到时候把泥瓦匠带来看看,就照这样修。”

周母笑着从周怀山家迎了过来,“亲家母稀客哈!”

杨母笑着上前,“忙坏了吧!”

大伙儿见面后高兴的寒暄了几句,便进了院子去了灶房,等周怀安把火点燃开始红糖蒸发糕。

国人大多一样,每逢大事都喜欢讲個吉利。

这边的风俗习惯在分家、搬新家这天,讲究蒸红糖发糕分给来庆贺的亲友。

寓意蒸蒸日上,日子越过越好,能发财,能高升。

杨母把蒸笼从桌上拿下来,拿出放在里面的纱布,“我想着来了就要用,昨晚用开水把蒸笼烫了一遍。”

“烫过了好。”周母笑着把蒸笼放锅里,等上汽后把装着面团的陶盆上了蒸笼。

杨春燕带着杨冬梅、杨大嫂屋里看了一圈,又去后院看过后又朝山上走。

后山的竹篱笆已经围好了,每隔两米远就用木棒做一根立柱,再用一人多高的厚竹片插进土里,交叉起来做成的竹墙。

杨大嫂攀住篱笆墙摇了几下,竹墙纹丝不动,赞道:“燕儿,你家这篱笆墙做的真不错。”

杨春燕笑道:“老汉儿带着几个叔伯做的。”

“还是自家老人做的东西好!”杨大嫂看了看竹墙里面的草药,打开篱笆门,“我进去看看。”

“嗯!你随便看,这一片都是。”

杨冬梅挽着杨春燕胳膊,“姐,你家这真不错,前有水后有山,还有那么大一片草药园,等你们老了就能过上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的清闲日子。”

杨春燕笑道:“你喜欢以后就来我这养老。”

“嗯!”杨冬梅看着她,“姐,我以前还担心姐夫那德行,你嫁过来后日子咋过,现在看来是我看走眼了。”

杨春燕笑着拍了她一下,“才十几岁的人,不晓得你操心那么多做啥。”

她想起前世小妹每次说起她和周怀安,就说她看人从来没错过,就该听她的不嫁到周家。

怀安一直认为杨家就大哥最嫌弃他,其实最嫌弃他的是这个从小主意就正的小妹。

杨冬梅说:“我觉得做人看长远一点可能会更好,心里有个目标,虽然不一定都能完成,但是有了目标,我就有了方向。”

……

山下,陈小舅和陈舅母和罗海丽母女俩也到了,几人从周怀荣家一路寒暄过来,最后到了杨春燕家。

罗海丽的气色看着好了一些,罗巧玲牵着她的手,好奇的看着院子里的拖拉机。

陈舅母一见周母,就羡慕的说:“大姐,以后你和姐夫就等着享福了。”

周母笑道:“你早就分了家,你和小弟现在享福了没?”

陈舅母笑道:“享啥福哦!比以前还忙。”

陈小舅点头,“就是,带孙子干活一样都少不了。”

大家寒暄后,周母笑着对罗海丽说道:“床铺姨妈都给你铺好了,就铺在你二表哥那间屋,以后姨妈家就是你家。”

“谢谢姨妈!”罗海丽感激的牵过罗巧玲,“巧玲快多谢姨婆!”

“多谢姨婆!”小丫头乖巧的说了一遍。

周母揉揉她脑袋,“乖,以后在这跟小琳、小茹他们耍。”

罗巧玲点头,“嗯!”

这时发糕也蒸好了,杨母把发糕端出来给几人分过后,就和周母一起去了周怀荣那边帮忙。

分家酒没请厨子,就自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